【人气美食】  延续古早味炭火不熄 日记炭炒粉香味扑鼻

Image

早年俗称“公蕉芭”的华林市,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巴刹,因经营的摊位不多,人烟相对少,但经常有车子来回游走,让人想着里边不知藏着什么宝物,吸引人们来寻宝?炒及底粉是镇“档”之宝,除了有猪肉片、猪润(猪肝)、虾,还有少见的生肠,古早味飘香。

原来在这座外表不起眼的巴刹内,有着一档超过50年历史的炭烧炒粉,招牌也没高挂,恐只有老饕才知道!不过,所谓美食传千里,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闻香而至,令老巴刹打破原本寂静的氛围,重现人气。

人气美食 华林市巴刹 “日记炭炒粉” 及底生肠古早味飘香

早年以橡胶木当燃料

Image 1
朱日与郭梅多年来为食客送上香喷喷的炭烧炒粉,至今不言休。

“日记炭炒粉”营业至今超过半世纪,如今由第二代的朱日(77岁)和郭梅(74岁)夫妇掌炉。朱日师承父亲手艺,早年以橡胶树木劈成柴当燃料,橡胶业没落后转用炭炒出一碟碟香味扑鼻的炒粉,延续古早味。

他说,尽管使用煤气很方便,成本也比炭来得便宜,惟他始终认为以炭火炒粉有与别不同的香味,而且火势均匀,即使放久了才吃还有余温,所以即便每天要消耗大量炭,他也坚守这份对美味的执着。

他指出,一包麻包袋的炭只足以应付两天,因炭炉的火不能熄灭,必须边炒粉边加炭,只有锅热度足,炒出来的粉才好吃。

Image 3
以炭火炒粉火势均匀,散发出与别不同的香味与风味。
Image 4
炭炉的火不能熄,必须边炒粉边加炭,锅够热炒粉才好吃。

每日取新鲜生肠

Image 5
炒粉材料有虾、猪肉、猪润、生肠。

炒及底粉是这里的镇“档”之宝,除了有猪肉片、猪润(猪肝)、虾,还有少见的生肠!由于猪生肠成本高,而且还需每天新鲜取货,将外膜切除洗净备用,功夫多,因此许多炒粉档已不再用作材料,难得这里还可品尝到地道的古早味。

除了炒及底,你也可选择炒鸡蛋、虾鱼饼、月光河、滑蛋河,虽然选择不多,但美食无需花巧,简单纯粹反而令人一试难忘。


夫妇俩每早摸黑开档,凌晨4时多就到来打点,除了准备食材也需将收在档口里的桌椅搬出来排好、清洗地面等,开启忙碌的一天。清晨6时半左右开锅炒粉,一碟一碟炒至中午时分,收锅后才得以闲下来休息一会;喘口气后,即开始第二轮的忙碌:炸猪油。

Image 6
炒粉香而不腻,新鲜猪油功不可没,猪油下锅炸的瞬间,
“咋”一声散发出令人惊艳的香气!

猪油俘虏食客味蕾

日记炭炒粉能够俘虏食客味蕾,猪油居功不小。朱日说,以新鲜猪油炒粉能提升香气,于是每天收档后,夫妇俩将猪油清洗干净、切粒、沥干水分再炸,当猪油下锅炸的瞬间油香满溢,散发出令人惊艳的香气。

他笑说,这些年来欲“买师”的人不少,他也乐意分享,惟也不讳言向对方解释经验是需要时间累积。他可传授炒粉的调料、手法等,但真正讲究功夫在于掌控火候,尤其炭炉更不容易控制,全靠自己不停摸索,教不来。

虽然小贩工作劳碌,但朱日不言休,反而觉得生活有所寄托非常充实。他感概说,六七十年代的华林市曾经很繁华热闹,路边摆满档口,人来人往,与现在幽静的环境有天壤之别,如今人们到来只为了吃上一顿充满回忆味道的早餐。

Image 7
朱日坚持以炭作为燃料,即使成本高、不比煤气方便,也在所不计,最重要保持美味。

如果想要体验炭烧炒粉的滋味,那就记得来到华林市华林市巴刹尝试看看啦!

日记炭炒粉

营业时间:每逢星期二至星期六,清晨6时半至近中午时分

地址: 华林市巴刹

售价: 及底炒粉7令吉、

滑蛋河8令吉、

炒虾蛋粉6令吉50仙、

炒鱼饼蛋粉5令吉、

炒虾粉6令吉、

炒蛋粉4令吉50仙(加粉加料令吉)

资料参考:(星洲日报大霹雳)

https://perak.sinchew.com.my/news/20250329/perak/6411398

Scroll to Top